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737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检查技术(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料]腹部ct检查技术

(一) 检查前准备
腹部ct检查前应注意:
(1)上午检查早餐禁食;下午检查午餐禁食。禁食时间最好不少于4小时。(2)1周内不服含重金属的药物。1周内行消化道钡剂检查者在ct检查前先腹部透视, 明确腹部无钡剂影响时方可行ct检查,要提早检查者需行清洁灌肠或口服缓泻药处理。(3)检查前30分钟,口服1.5%-2.0%泛影葡胺500-800ml,(4)需增强扫描的病人,请家属在接受碘造影剂说明书上签字,检查前15分钟做碘过敏试验。(5)预先让病人了解检查过程,训练病人平静均匀呼吸,并在扫描时屏气,特别强调螺旋扫描时屏气持续15-20秒以上。(6)对不配合者或5岁以下者可使用镇静剂。(7)检查的其他常规准备,如移去检查部位金属物品等。

(二) 腹部ct扫描常规应用技术概述
1.体位 通常为仰卧位,特殊情况下加扫其他体位,如左侧位、右侧位及附卧位,以利于充分显示病变或明确是否有病变存在。
2.扫描范围 先扫腹部定位片,根据检查要求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范围和部位。扫描范围应包括检查脏器的上缘和下缘,需要对肿瘤分期或要了解病因、并发症者应扩大扫描范围。(1)肝脏通常从膈顶扫描至肝右叶下缘。(2)胰腺通常自肝门扫描至肾门平面,但胰腺癌的扫描上缘应至膈顶,下缘应视淋巴结转移范围而定,一般应扫描至肾下极平面。急性胰腺炎上缘包括下胸部,有助于观察有无胸腔积液。(3)肾上腺一般自第11胸椎椎体扫描至左肾门平面,但临床高度怀疑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未发现病变时,应扫描全腹部(包括盆腔),甚至还需行纵隔扫描。
3.层厚 较大脏器如肝、肾、脾通常采用层厚10mm,层距10mm。若疑为病灶处用层厚3-5mm加扫,较小脏器如胰、肾上腺采用层厚为3-5mm。如疑为肾上腺醛固酮增多症,可用层厚2mm扫描。
4.窗技术 不同脏器、不同背景使用的窗宽、窗位有所不同。一般窗宽200-250,窗位应与所观察脏器的ct值相接近。观察肝脏或较消瘦病人的其他脏器宜采用窄窗技术,有些部位的病灶如胰腺采用两种窗位观察。增强扫描的窗位应比平扫增加10-20左右。常用的参数为:(1)肝:窗宽180-200,窗位45-60;(2)胰腺:观察胰腺实质采用窗宽180-200,窗位40-50;观察胰腺周围结构采用窗宽250-400,窗位10-50;(3)肾上腺:窗宽250-400,窗位0-30。
5.扫描方式 常采用平扫与增强扫描相结合。对胆系及泌尿系结石而不怀疑癌肿者可只行平扫,增强扫描方法见各脏器ct扫描技术。采用普通ct扫描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时,需快速注射、快速扫描及延迟足够长时间扫描。鉴别诊断困难的病灶还可采用同层团注动态增强扫描,即在病灶的中心层面于第1分钟内扫2-3次,然后分别在第2-3分钟时每分钟各扫一层,直至病灶内充盈造影剂。

(三) 肝ct扫描技术
1.ct平扫 对肝内钙化或出血性病灶敏感,也克清晰显示肝脏弥漫性病变,如脂肪肝、血色素沉着症、肝糖原贮积病等。在显示肝局部肿瘤方面,平扫多不如动态增强扫描,但在某些情况下,平扫对高血供转移瘤的检出可能更敏感,这是因为这些肿瘤在动态增强扫描中有一部分呈等密度而不易显示之故。平扫是诊断转移瘤非常有价值的方法,但平扫没有发现病变者必须作增强扫描。
2.增强扫描 造影剂在肝内的动态循环过程可分为三期:(1)肝动脉期;(2)门静脉期;(3)平衡期。通常分别在经静脉团注造影剂15-30秒钟、50-60秒钟及2-3分钟扫描显示各期特点。造影剂的注射速度越快,产生的浓度曲线越高;造影剂的用量越大,最大浓度曲线维持的时间也越长。增强扫描应根据病变的特点,选择在合适时期扫描。
  肝的血供特点与造影剂的相互作用 肝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肝动脉供应的血液约占20%-25%,门静脉约占75-80%。但肝脏的大多数肿瘤仅有肝动脉供血,很少、甚至无门静脉供血,这是增强扫描可以检出肝肿瘤的关键所在。 在静脉团注造影剂后,由肝动脉输送的造影剂比由门静脉输送的造影剂早20-30秒钟到达肝。肝动脉虽仅输送1/4的造影剂到达肝,但由于它与门静脉输送的大量造影剂到达肝有20-30秒钟的间隔,故为由肝动脉供血的肿瘤进行检测和作定性诊断留下了一个时间间隔。在静脉团注造影剂20-30秒钟后,仅由动脉供血的腹部脏器如脾、肾和胰腺等开始明显强化,而此时肝实质则强化不明显,这是因为门静脉为肝提供了倍于肝动脉的血流,而门静脉的血流此时尚不含造影剂,冲淡了肝动脉血的增强效应,使肝仅有轻微强化,富含血管性肿瘤仅有肝动脉供血,并在注射造影剂20-30秒钟后,当腹主动脉和肝动脉首先充盈造影剂时,这些富含血管的肿瘤接受高浓度的造影剂,由于无门静脉供血,故其强化不被冲淡。在ct图象上肿瘤强化呈高密度、与肝形成鲜明对比。在静脉注射造影剂60秒钟后,造影剂主要经门静脉输送到达肝,肝将明显强化。此时即使继续有造影剂由肝动脉到达富含血管的肿瘤内,但两者的密度差异显著下降,可达到相对平衡。
  肝以少血供肿瘤为最常见,约占肝转移性肿瘤的大部分。这些肿瘤在肝动脉期无明显强化,而肝本身强化也不明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0-16 03:54 | 只看该作者
[emb6][emb7][emb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29 05:16 | 只看该作者
[emb7][emb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1-25 04: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3-9 03: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3-12 21:51 | 只看该作者
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8-15 05:4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谢谢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2-13 01:11 | 只看该作者
xie         xie  ni l y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2-16 18:43 | 只看该作者
版主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5-17 18: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