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是指颅内动脉的局灶性异常扩大,发病率约为0.9%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20岁以下和70岁以上少见,约1/3在20岁~40岁之间发病,半数以上于40岁以后发病。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3,约一半以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所致。
【影像学表现】
CT:
1、无血栓动脉瘤 平扫为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增强有均匀强化。
2、部分血栓动脉瘤 依其瘤腔内血栓的情况,可有各种CT表现。平扫有血流的部分密度稍高,而血栓部分等密度。增强扫描,前者强化,后者不强化。如果血栓是偏心型,强化部分则显示为半圆形、新月形等。如果血栓位于血管腔内的周边,增强扫描动脉瘤中心的瘤腔和外层囊壁均有强化,形成中心高密度和外围高密度环,中间隔以等密度带,称之“靶形征”
3、完全血栓动脉瘤 平扫为等密度,其内可有点状钙化,瘤壁可有弧形钙化。增强扫描仅有囊壁环状强化,其内血栓不强化。动脉瘤的CT征象,有时缺乏特征性,但下列几点可供参考:①动脉瘤周围水肿不明显;②动脉瘤位于蛛网膜下腔,故其占位征象不如相同体积的脑内肿瘤显著;③高分辨CT可显示动脉的供养血管;④大相邻部位骨质吸收。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变位置、CT或MRI特征性表现可做出诊断。MRI比CT更敏感、可靠。鞍区附近的动脉瘤有时需与鞍区肿瘤如垂体瘤、颅咽管瘤和脑膜瘤鉴别,根据增强前后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常能鉴别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最可靠且不可缺少的检查步骤,优于CT及MRI,但完全血栓化的动脉瘤脑血管造影不能显示,而CT、MRI可显示。
【病例来自 医影基地http://www.yy9120.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