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一个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0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老师,同道.我想请教有关椎体以及不规则骨的嗜酸性肉芽肿影象表现(包括修复期)
很想看看向主任的观点,拜托各位了,简单说两句就行,特别是修复期的影象表现(包括x,ct,mri)
     谢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1-18 18:26 | 只看该作者
(一)病理:嗜酸性细胞肉芽肿自骨髓腔生长,压迫和破坏骨皮质,并可侵入软组织形成局部质软之肿块。显微镜检查为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早期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可有灶性出血坏死,晚期组织细胞内充脂而成泡沫细胞,嗜酸粒细胞消失,并有较多结缔组织增生而纤维化,最后可以骨化。
(二)x线表现:嗜酸性肉芽肿破坏骨骼,基于类同的病理基础,其表现和黄色瘤基本一样,不易分辨。但本病骨骼病灶有比较局限化和更多自愈的趋向。病灶破坏区在x线片上的形态比较整齐。
1.在颅骨常呈单个圆形或卵圆形骨缺损,病灶周围的骨质在早期多正常,随后出现硬化增白,在后期破坏区边缘的骨质常有新生呈多个“半岛状”伸向中央,少数还能在破坏区中出现小片致密骨质,为病灶修复的现象。
2.在骨盆,可呈圆形的骨质破坏,范围较大,好发于髂骨髋臼上方的部分,周边硬化甚显著。
3.在长骨,常见于骨干部,自骨髓腔开始压迫破坏骨皮质,使之变薄,内缘出现压迹,髓腔显得局部膨大,骨破坏区常呈卵圆形或双房状轮廓,破坏区的长轴多与骨干顺行。破坏区周围的骨质多硬化而增白,病灶穿破骨皮质则引起骨膜新骨。修复时破坏区逐渐缩小而轮廓不清,成层骨膜新骨坚实起来,与骨皮质相连而不可区分。
4.侵及肺脏,x平片上显示密集微小的点状病灶,伴肺间质纤维化表现。
(打字好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0 02:3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honghuqitian老师,您说的太好了!!我受益非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